參數(shù)如下: PL:負壓側壓力值;
Ph0%:液位很低時的正壓側壓力;
Ph100%:液位很高時的正壓側壓力。
H2:上下法蘭中心線之間的距離;
H4:儀表管內(nèi)液位上限;
H5:儀表管內(nèi)液位與上法蘭中心線的距離;
H6:下限時間儀表管內(nèi)液位;
Rf:毛細管中的液體密度;
RPW:儀表管內(nèi)液體密度;
Rs:熱阱中空氣的氣體密度;
要計算液位互感器的輸入范圍,需要從現(xiàn)場測量H2、H7。
2. 現(xiàn)場數(shù)據(jù)測量。
H2 測量:用游標卡尺確定法蘭面的中心點,然后用水平管將該點引入附近的墻壁,并沿該點作一條細水平線,線距為H2。
H7測量:通過現(xiàn)場測量儀表管接口與下法蘭的距離,即可知道液位下限與下法蘭中心線的距離。
3. 實際范圍計算。
通過現(xiàn)場測量,我們可以知道液位變送器正負側的壓力值,并計算出液位極低和液位極高時正負側的壓力差
正負側壓差計算,可得知液位變送器的實際量程,計算如下: δ P0 % = PH0 % -PL (4) δ P100 % = PH100 % -PL (5)
4. 零遷移和范圍遷移。
根據(jù)計算出的δ P0 %和δ P100 %,用專業(yè)工具對每臺儀器進行零點和量程偏移,一般使用
支持HART協(xié)議手控器進行調(diào)零和量程遷移,先將HART手控器連接到液位變送器,再遷移前讀取儀表參數(shù),根據(jù)需要修改量程上下限,保存.遷移后的液位變送器應進行五點上下行程檢查。如果滿足精度要求,則應完成液位變送器零點和量程的遷移。如果遷移后不滿足精度要求,則應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或維護校準程序?qū)x器進行處理。
(1) 除氧器寬量程液位變送器的零位和量程偏移計算。根據(jù)除氧器的安裝布置(見圖3),除氧器設計成具有不同工況下液位壓力自校正功能。該功能在 DCS 控制邏輯中實現(xiàn)。液位變送器根據(jù)正負側的壓差值給出4~20mA的信號,使輸出電流值產(chǎn)生相應的線性變化。只要 DCS 電流/液位轉換設置與變送器輸入一致,DCS 就可以完全再現(xiàn)除氧器液位。
使用范圍為0~50KPa的液位變送器測量0~4.5m的液位變化,也可以在DCS上準確再現(xiàn)液位。除氧器利用這種合理的大范圍原理來計算其輸入范圍。
除氧器在運行過程中,液體密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樣液位的壓力也隨之降低。因此,除氧器利用常溫常壓下的水密度來計算液位變送器的輸入范圍。計算公式如下:
Pl = H7 × RF (6) PH0% = 0 (7) PH100% = 4820 × RW (8)
各參數(shù)含義與上述一致。
(2) 現(xiàn)場數(shù)據(jù)測量。由以上可知,需要測量的h7可以計算出液位變送器的輸入范圍,而h7現(xiàn)場測量的方法是:將水平管法蘭中心的每一個發(fā)射到相鄰的垂直壁上,然后為每個升高一些相應的水平上部和下法蘭,用工作人員非常測量兩條水平線的距離。
(3) 實際航程的計算。
δ p0% = PH0 % -pl (9)
δ P100% = PH100% -PL (10)
(4)零和范圍遷移。
遷移方法、驗證標準和驗收標準與上述冷凝器熱阱液位變送器類似
除氧器的大范圍液位變送器實現(xiàn)了壓力自校正功能,因此變送器輸出的壓差值不一定是除氧器水箱的液位。在設計控制邏輯中對變送器的輸出信號進行壓力修正,修正值為當前工況下除氧器水箱的液位。這就是輸入量程的計算與沒有自校正功能的變送器的計算不同的根本原因。
(3) 無遷移壓力變送器。